后視鏡后視鏡有一個視界的問題,也就是指鏡面所能夠反映到的范圍。業界有視界三要素的提法,即駕駛者眼睛與后視鏡的距離;后視鏡的尺寸大小和后視鏡的曲率半徑。
這三要素之間具有一定的關系,當后視鏡的距離和尺寸相同時,鏡面的曲率半徑越小,鏡面反映的視界越大。當鏡面的曲率半徑 相同時,鏡面的尺寸越大,鏡面反映的視界越大。 但是,事物總有兩重性,雖然鏡面的曲率半徑越小視野范圍越大,但同時鏡面反映的物體變形程度也越大,這有些像“哈哈鏡”,往往會造成駕駛者的錯覺。
從行車安全的角度出發,有一個映像失真率的問題。行業標準規定,平面鏡的失真率不得大于3%,凸面鏡的失真率不得大于7%,要求不能反映有歪曲變形的實物圖像。因此,鏡面的曲率半徑就有一個限制范圍,行業標準規定外后視鏡的曲率半徑為R1200,內后視鏡的曲率半徑為無限大(平面鏡)。 同時,后視鏡也有一個反射率指標。反射率越大鏡面反映的圖像越清晰。反射率的大小與鏡內表面反射膜材料有關。
汽車后視鏡反射膜一般用銀和鋁為材料,它們的^小反射率為80%。高反射率在一些場合會有副作用,例如夜間行車在后面汽車前大燈的照射下,經內后視鏡的反射會使駕駛者產生眩目感,影響行車安全。因此內后視鏡一般采用棱形鏡,雖然鏡面也是平的,但其截面形狀是棱形,它利用棱形鏡的表面反射率與里面反射率不一樣的特點,達到無眩目要求。白天采用反射率為80%的銀質或鋁質里面反射膜,晚上則用反射率只有4%左右的表面玻璃。為此,晚上只需略為將白天位置的內后視鏡轉動一下角度就行了。
目前有一種自動變色的內后視鏡,它的電子感光檢測器能自動分辨外界的自然光和強加光源,通過電流變化在幾秒鐘內調節鏡內的變色材料,從無色變到有色以調節內后視鏡的反射率,從而解決眩目問題。 駕駛者眼睛與后視鏡的距離,也就是后視鏡的安裝位置,直接影響到后視鏡的視界、清晰程度和汽車輪廓尺寸,對行車安全很重要。因此,后視鏡的安裝位置要求達到行業標準的視界要求;后視鏡應盡可能靠近駕駛者的眼睛,應方便駕駛者觀察,頭部及眼球轉動盡量小;后視鏡應安裝在車身上下振動^小的位置上。
以現在的轎車為例,外后視鏡主要裝配在前車門上,控制方式有電動式和手動式。電動式外后視鏡的鏡片后面裝有驅動機構,它由小型可逆式直流電動機、減速齒輪、電磁離合器組成,駕駛者在車內控制開關對外后視鏡進行上下左右調整,調整范圍30度以內,并可以折疊。手動式外后視鏡多采用杠桿式,駕駛者在駕駛座上擺動車門上相應的小手柄,即可上下左右調整鏡面角度,這種手動后視鏡的結構比較簡單,一般裝配在經濟型轎車上。
外后視鏡外形輪廓不但影響到車身的外觀,也影響到車身尺寸,行業標準有轎車外后視鏡的安裝位置不得超出汽車^外側250毫米的規定。同時,由于一般轎車的速度提高,風阻和噪聲是設計者要考慮的重要問題,因此外后視鏡外形輪廓要符合空氣動力學,用圓滑的線條盡量減少風阻及風噪。